西柏坡:初心照亮赶考路
作者:

太行山下、滹沱河畔,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静静地坐落在这里。

 

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因为历史的选择,成为了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70多年前,党中央从这里进京“赶考”,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70多年后,我们踏上这片红色的热土,回溯初心,从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汲取信念和力量。

 

  

>西柏坡纪念馆展览馆内,陈列着中共七大上选出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为主体的大型铜雕

 

用“两个务必”坚守初心

 

初夏的西柏坡,水碧天蓝,松柏苍翠,生机盎然。

 

1948年5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

 

在这里,人民解放战争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捷报接连传来,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近代中国经历漫漫长夜,在这里终于破晓,即将走向光明。

 

在即将到来的胜利面前,中共中央领导人异常清醒。

 

1948年12月,刘少奇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中,十分尖锐地指出:得了天下,要能守住,不容易。很多人担心,我们未得天下时艰苦奋斗,得天下后可能同国民党一样腐化。他们这种担心有点理由。在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称王称霸。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

 

“我们决不要使胜利冲昏自己的头脑。”在1949年1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要求全党警惕。毛泽东说,胜利冲昏头脑,今天更有可能,胜利越大,包袱越大,紧张困难时易团结。这必须警惕,要教育干部,首先是要使高级干部懂得,战争打完了,真正要做的事情才开始,届时很可能感觉打仗还容易些。列宁说过“推翻敌人容易,建设国家难”。要把因为胜利而带来的思想包袱丢下,否则就会损坏一些干部。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随着土地改革的推进,三大战役的胜利,我们党领导人民面临即将从战争向和平的转变、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和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冯荣说。

 

此间,中国共产党人反思历史,展望未来,反复思考:中国共产党能否担当起领导新中国的重任,经得起执政的考验,向人民交一张满意的答卷?能否不忘初心,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而跳出“历史周期率”?

 

在中共中央旧址西北角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我们找到了答案。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

 

初夏,穿过会场那扇狭窄的门,光线骤然幽暗下来。会场正面悬挂着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画像和两面红旗,一排排藤条长凳安静地摆放着。恍惚间,仿佛穿越了时空,历史之门被打开。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提醒全党必须预防可能出现的“四种情绪”。他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

 

毛泽东挥着他的大手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仿佛历史的回声响起。一个日益走向成熟的政党勇于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决心和气魄,穿越70年时空,依然迸发出振奋人心的力量。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对这个历史命题基于对历史的思考而提出的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科学论断,是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始终在路上的忧患意识,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副研究员王艳红说。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

 

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大院一间长方形的土坯房里,挤满了前来开会的中共中央领导。在这里,中央召开了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九月会议。

 

这是一次“立规矩”的会议,会议提出要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任务,作出了关于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健全党委制等工作要求。

 

在会上,毛泽东着重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他指出,现在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在党内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从中央机关、中央代表机关,一直到各地,报喜不报忧,瞒上不瞒下,封锁消息……这些状态必须改变。

 

会后,“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成为全党全军的行动方针。一场加强纪律教育之风在党内开展起来。

 

会议期间,各大军区部队首长骑马而来,散会后,中央办公厅行政处管理科派人查看哪些树被马啃了树皮,逐户登记,对老乡一一进行了赔偿。中央领导带头严格遵守纪律规矩,给全党作了表率。

 

规矩制度的建立很快有了成效。

 

1948年秋,锦州城外的公路上走来了一支部队,这是急赴锦州参加攻坚战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锦州盛产苹果,一路上,部队经过了几个苹果园,可不管是战士还是伤员,宁可口干舌燥,嘴唇干裂,没有一个人摘苹果吃。毛泽东知道此事后很感动,高兴地说,我们的部队有希望。

 

“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根本之策。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即将成为全中国的执政党,这在客观上要求党必须成为高度集中统一的党。用制度和规矩坚守初心,中国共产党做到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张向鸿说。

 

在西柏坡纪念馆,不少参观者在一块展板前久久驻足。红色的底板上用金色的大字写着:“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喧闹的人群安静下来,讲解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这六条规定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前定下的铁规矩。党的十八大以后,根据新形势、新问题,中共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与西柏坡时期的‘六条规定’一脉相承,都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不断改进作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号召全党为迎接崭新的任务加强学习,也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期间关注的重点。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庄严而自信地宣告:“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中央明确提出,要培养既懂打仗又懂经济建设、管理城市等综合多能型干部,要大家学经济,学管理,学技术,学习国内外的一切先进经验。并在西柏坡创办了大批党校、军校以及各类中等学校,旨在培养大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工作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针对当时“我们党的理论水平低”的情况,毛泽东向党的高级干部推荐了12本包括《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必读书目,指出:“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1948年7月,中央发出了《关于创办马列学院的决定》,推动全党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邓小平后来回忆,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艰苦奋斗开启赶考之路

 

低矮的土房,狭小的院落,作战室里用废旧的红蓝毛线在作战地图上作下的标记;毛泽东的破旧藤椅,刘少奇简陋的居所,周恩来用一个小瓷盘儿做缸盖儿的搪瓷茶缸……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三大战役,完成了筹建新中国的准备工作。

 

来自山西的老党员李德胜,第一次来西柏坡。他坐在轮椅上,仔细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的每一个展馆,走遍了中共中央旧址的每一个角落。老爷子情绪有些激动:“为什么毛主席能打倒蒋介石?因为我们党有艰苦奋斗的好作风,始终与群众心贴心,老百姓都愿意跟党走!”

 

得民心者得天下。据统计,在三大战役中,支前民工多达880余万人次,人民群众出动支前大小车辆141万辆,担架36万余副,牲畜260余万头。

 

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如磐石,从未改变。

 

  

>西柏坡纪念馆内展示的中共中央关于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通知

 

1949年3月5日是个喜庆的日子。这一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议室由食堂临时改用,没有扩音设备,座椅从四处拼凑借来,与会的中央负责同志坐在高低不等的条凳上听取报告。

 

这场被誉为“铲地基”并筹划“起房子”的盛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工作的中心,并用8天时间确立了“建国大业”,确定了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描绘了一个让人憧憬的大国蓝图。3月13日,七届二中全会胜利闭幕。

 

10天后,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

 

收拾东西时,警卫员在毛泽东常坐的躺椅上,发现了一本书《甲申三百年祭》。这本书作者郭沫若,讲的是从陕北起兵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之后建立了大顺政权,因骄傲自满和部属腐败而导致最终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嘱咐道,把我读到的那页做好标记,进了北平我还要继续读。

 

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从建党初期仅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中国共产党在“赶考”路上,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历史的契机需要把握,光荣的使命等待完成。带着“两个务必”,不忘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赶考”永远在路上。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张璇)